【聯合報/曾增勳報導】
桃園市復興區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社工王敏禎,來自泰雅族清寒家庭,深知原民弱勢家庭難處,大學畢業後返鄉投入社福工作,她今天上午表示,該中心連結政府資源和基督教芥菜種會民間資源,即時有效提供部落弱勢家庭度過難關。
王敏禎幼年時,父親生病無法維持生活穩定,全靠母親做臨時工,挑起一家5口生計重擔,生活十分困苦,靠著社會資源幫助平安成長,她2年前自暨南大學原住民族專班社工組畢業後,飲水思源,毅然返鄉投入社福工作,關懷和幫助族人。
王敏禎表示,她大學學習社工專業,返鄉從事社福關懷族人,經常從服務據點開車到最遠的部落,翻山越嶺甚至要花2小時,她跑遍復興全區,工作上幫同事更快熟悉環境和人事,「很幸運家人都支持我」。
今年農曆期間,復興部落一國小男裡被觀光客撞成重傷,至今3、4個月,他母親在醫院獨力照顧和復健治療,另2名年幼弟妹交給阿嬤照顧,生活困苦,王敏禎說,她以熟悉的語言和文化服務族人,連結政府與民間資源關懷部落,加上芥菜種會社區資源,可以更有效即時幫助部落困難家庭。
復興原家中心督導江秀慈說,該中心連結公私部門社會資源,透過社福宣導、傳遞法律服務、急難救助相關諮詢,運用個案管理及轉介,協助族人穩定生活,並以族人服務族人方式,很快建立信任,扎根部落地化福利服務。
芥菜種會社會救助處長全國成表示,該會70年前創立初期,設置山地與偏遠地區診所與巡迴醫療,免費服務原住民族,至今受惠人數約25萬人,因應時代需要,與原民會、桃園市原民局協力推動延續關懷原住民福祉。
復興區原家中心社工王敏禎大學畢業返鄉跑遍全區關懷部落族人。圖/芥菜種會提供
復興區原家中心社工王敏禎(右)跑遍全區關懷部落困難家庭族人。圖/芥菜種會提供